去年讀《書店的逆襲》
今天回頭看,忘了讀過這本書。但留在腦海的,卻影響深遠
1 實體書店, 令人意想不到的偶遇。
2 旅行必定去逛當地書店
3 逛書店, 增加生活中遇見新資訊的機會, 產生化學作用。
4 陳列方式每家書店都不同
5 書店擺設, 讓顧客與書相遇, 如何相遇的風格不同。瀕臨絕種動物。
6 五式:1不需要目的, 2去看已經有的書, 3到你平時不會類型書區 4注意收銀機旁的東西, 5請立刻買下想看的書。
7 好書店條件1: 店前停滿單車,
8 惠文社書籍豐富, 讓人容易親近, 打造書海迷宮入口的方法十分巧妙。
9 有趣東西的歷史
10 好的書店, 很多是關聯式書架。一本書的作者旁邊是他學生的書。
11 行走在書店, 就像在與世界接觸。與世界接通。(網上生活已經被支配在同溫層看相同的內容)
12 逛書店的資訊量比網少, 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瀏覽全部, 是人該有的體驗。
13 逛書店就像去世界旅行。
14 逛當地書店, 感覺像土產店。
15 其實, 我們都不知自己想做什麼。書店, 給靈感。
16 好書店: 會受書店影響而買原本打算不買的書。
17 能在書店發現自己潛意識的欲望
18 讓顧客享有自主權去選書
19 書店內五分鐘獲得高質素的資訊量, 在書的封面。
20 收集有用資訊, 也收集無用的資訊。
21 比起大多數人都在GOOGLE找到的相同的資料, 擁有無用之物的人,更有戰鬥力。
22 人類是唯一會因為得到無用的知識而覺得快樂的動物。
23 沒用的資訊讓我們感到快樂, 沉浸在鄉愁裡, 是一種感性的東西。
24 珍惜與書相遇, 下次來, 可能不在。
25 買書不一定是為了讀, 也是一種生活記號。
26 積讀。(累積未讀/待讀之書)
27 書的地雷: 不是別人評好不好決定一切。靠自己。
28 三種選書: 多人評價型, 推薦型, 直覺。都好.
29 高達式閱讀, 十五分鐘便了解一部電影。
30 秘訣, 同時閱讀法, 十本, 看出關聯。
31 把書貼滿便利貼
32 老婆命令掉100本, 找了好久, 老婆一看, 生氣, 因為… …(十本都是老婆的書)
33 不小心買了兩本書
34 拓展自己的世界, 企劃創意的來源, 就是意想不到和欲望。很多人都知很多事, 但做意不到的組合, 將別人沒想過的組合起來, 就是企劃力。
35 那是無意間發現, 需要創意性跳躍。
36 將無關的東西組合起來建立差異性:好企劃。
37 現在不是向資訊付錢, 是向資訊組合方式付錢的時代, 即是觀點。世界的趨勢
38 在書店組合不同的資訊, 十本書封面.
39 書店平台是欲望的一面鏡子。
40 書店讓人想深入了解。跟GOOGLE不同
41 拓展世界, 必須收集資訊, 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。
42 迂迴式思考。現今世界太快
43 看書就像旅行。離開日常熟悉的生活, 到別的地方. 旅行使人成長, 因為會有意想不到的經歷
電子書沒有不好, 都好。 2種都有, 不是很好嗎?
44 好書店有好顧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