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店是私人空間?公共空間?書店讓人逃避世界?投入世界?

書店是自己的書房,只招待會員,是私人空間。當第一個客人進場,人與人,人與書的互動,就成了公共空間

同時是私人空間又是公共空間,本身就存在矛盾與挑戰,回應過程便產生新的想法,互相呼應

自己的書房,隨喜燈光、溫度、材質、書量。書店客人中有人愛暗,有人喜光。有人必須涼冷氣,有人愛自然風。音樂喜好與聲音大小也時有反映,如何是好?

書店讓人逃避世界?投入世界?

你無法聽所有人的意見,因為互相對立與矛盾,大家都不會滿意。相反,你也不可以完全不聽,聆聽是尊重與禮貌

書店救了我

一個場所,逃避世界,按自己的喜好,選暗燈,強冷氣抽濕保護書本,戶外內無音樂,戶外放音樂盒曲調。這些都是一年多來,聆聽意見,尤其自己不同意的、跟自己相反的,寫在卡片上,反覆思量,迸出新火花

這裡有掌櫃生活的痕跡,書如何放,書櫃用料厚薄,沙發與榻榻米,與其說跟家裡一模一樣,不如說是從家裡扛回書窩的

然而,慢慢,瀞書窩已發展出獨立於掌櫃的個性。喜歡的人重來,受歡迎的詩集增加中,大家選擇了樹教我的事,慢慢,空間、書、人的互動,讓人覺得自在,讓紙本書會喜歡呆在書窩等人接回家,書窩空間的動線以書為主

在這樣的互動中,只要願意,便能遇見更真的自己。是書店神奇的地方

這一刻,既逃避世界、也投入世界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