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的
人除了麵包,還需要美
多現實的生活,還有詩意
永遠的異鄉人,棲居海角天涯
一對夫妻,遭逢巨變,走路如何救了他們,因走路冒險充滿希望與韌性。踏上1014公里的西南海濱小徑
一直以來,哲學家及文人書寫走路的不少,而近年有越來越多的趨勢,熱鬧非凡。
別忘記,這不是近200年前《湖濱散記》的年代,那時走路是常態。現在道路四通八達的巴士火車,自行開車或Uber 代步,走路是稀有的舉動
物以罕為貴
走路,重新得力
這個無極限身心靈運動,別執念數字一天走多少步,一星期多少天。起步走,那管只走300步,享受每一步
成功只有兩步:開始第一步,然後一步接一步。《原子習慣》中每天進步1%,享受《心流》體驗的走路與人生。忘記時間、忘我
《鹽徑偕行》走遠路,迷途是一種自由
當越來越多書關於走路,越來越多人享受走路的樂趣,進而升嬦級走上苦路,苦樂從來如影隨形,一體兩面
走路是最平民化的活動,富豪頂多奢侈地買一雙球鞋來走路,可是走路最高境界是赤足而行,親親大地。行禪更講求放下心中的牛,本來無一物
願嬰孩踏出第一步的喜悅,一生相伴。人類大歷史,也是從非洲智人徒步走出非洲,登山涉水,翻山越嶺,到達極地
漫長數以十數年計的走路,狩獵的同時,也逃避野獸追捕。人類基因的突變,遇上物競天擇,人類腦袋釋放安多酚、血清素,獎賞走路行為,心情舒暢愉悅。走更遠的路,天涯海角,造就今天的地球村
走路來書店,既要麵包,也要詩意的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