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書的意義
1 掌握自己的感知
2 導正自己的行動
3 接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物
人生只要做這三件事就夠了
如果是有條件的愛自己,便是只在成績好、跑得快、賺得多,被別人認同或誇獎時,我們才愛自己。否則,不願意認識更不接受自己的感知。不自我檢討,也就無法導正自己的行動,結果也不接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物
想起黃品源那句歌詞:
「你講也講不聽
聽又聽不懂
懂也不會做
你做又做不好」《那麼愛你為什麼》
無條件的愛自己不是萬應靈丹,卻是一個好的開始,不用逃避真實的自己,認識與接納源於愛。孤獨源於愛,無愛的人不孤獨。感恩自己,有力量改變能力所及之事,便釋懷無能為力之事。
願今天的古希臘智慧,幫助我們對應未來的挑戰與日子
如歌名《那麼愛你為什麼》改成《那麼愛自己為什麼》
進化版是電影《江湖》中:
「講你又唔聽,聽你又唔明,明你又唔做,做你又做錯,錯你又唔認,認你又唔改,改你又唔服,唔服又唔講」會讓我們自我檢討的話,自嘲一下便好。如果讓我們想起某人、某些人、某團體。那麼都應該是真的
便回到今天只要做這三件事就夠了:
1 掌握自己的感知
2 導正自己的行動
3 接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物
《每天讀點斯多噶》新主題書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