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想感受文字的美,吳明益的短篇,滿滿詩化的文字與意境,一溪清流,一陣暖意
都市人對於雨天、月亮、流星都不會太留意, 因為由家中到上班地方都不太需要打傘, 尤其家居工作更甚。更不用說鳥聲、蟬鳴、蛙叫, 這些只有生活在鄉下才會碰到的事, 聽到的聲音
善於自然書寫的吳明益, 以篇文章組成一個生態圈, 詩化的文字, 易讀易懂, 一讀再讀回甘無窮。內容則留給大家自己細意品嚐便好
去年, 推薦走路及感恩的書, 配搭一行禪師怎麼走、怎麼吵, 反應一如期望的好。
意料之外, 情理之中的, 是跟書友分享吳明益的書。偏向於冷門, 大多數香港人都沒有聽過, 少數大學諗中文系的則聽過未讀過, 讀後的回應都十分正面而鼓舞性。小引如下:
「對呀,謝謝你上次推薦我的《苦雨之地》,真的很精彩,我打算要多收藏幾本吳明益的作品呢!希望它們也在書窩等著我吧」 r君
「睇苦雨之地,認識聽障人士點樣用手語擬聲為雀鳥改名,再到鳥類報告睇到鳥類專家單靠嗚聲鑑定蒲台島嘅柳鶯。詩化文字真係可以睇到好著迷,所以已經好幾個星期日去到更生灣沙灘,聽住海浪,進入書中之境。」s君
感恩大家來書店, 尋找好書, 買書, 讀書, 回應, 是為書店的意義。
書店掌櫃的喜好與任務是推薦書。然而, 閱讀的樂趣與最高境界, 在於讀者自己尋找一本好書的樂趣, 投奔書海的剎那
有一天, 書店中陳列適量的好書, 掌櫃不再推書, 改而建議你多走路, 走路回來, 你自然悟出自己想看什麼書時, 卻又是另一境界。當人走進自然, 便明白, 經濟活動不能完全解讀整個世界, 更不能定義人生。這世界還有更珍貴的東西, 有待我們去尋找、發掘、創造、熱愛
記住: 「你的能力不可能不被發現的,這個世界不是收留你,而是它需要你。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