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美的讀書報告

書友S君去年獨訪瀞書窩,帶走《苦雨之地》,幾個月後送回以山海背景沙灘照片,在這場景閱讀《苦》書,愛書愛土地的詩意,一書撐起兩道橋

去年掌櫃熱推台灣作家吳明益的作品,由《複眼人》到《苦雨之地》,《天橋上的魔術師》到《蝶道》《浮光》,雖非主流的文學作品,卻是現在進行式都無法分類的得獎書,在瀞書窩中列作「自然書寫」

對於一個作家而言,熱愛山水樹林,親近大自然,願意花大量時間觀察及研究森林、雀鳥、蚯蚓、蝴蝶。深入詳盡書寫,並且邀專家鑑定文字的準確性,是對自然的尊重,創作過程充滿詩意,才能寫出詩化的文字。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,屢獲國際獎項

書中吳明益以奇幻的自然書寫,推翻人類萬物之靈的謬誤。在自然系統中,人類沒有完全的主控能力,也沒有這權利。有時人類在解決問題?還是在製造問題?都值得思辯

吳明益自序中把香港拉進書中:「這本書雖然是六篇中短篇小說,我卻把它當成長篇小說在寫。這意思不是它具備長篇小說的「形式」,而是我以寫長篇的心態在寫作。沒有斷章發表的壓力,沒有定稿的死線,每篇寫完,我都會回頭把先前寫的再順一次;每要寫新的一篇,也把完成的篇章重複修訂過。第一稿完成後陸續交由不同的人審稿,接著在我來回淡水臺北車站的捷運上、香港臺北的深夜機場反覆修改,說起來,它是「在路上」完成的。」

S君上星期再訪瀞書窩,現身說法,如何在家閱讀《苦雨之地》時,感到缺少什麼似的,便帶著一本書,穿越山海,走路三萬步,置身小島山海間閱讀《苦》書,心滿意足,溢於言表

同場加演,讀書山旮旯,香港真正必須用小腳才能走到的山旮旯美景之地,由閱讀到電影,書店中無限的連結

攝影,讀者S君

什麼叫自然書寫?

吳明益:「我的前一本自然書寫是二〇〇七年的《家離水邊那麼近》。所謂自然書寫(nature writing),強調的是非虛構的自然經驗,環境倫理的思辨,以及作者自身情感與環境的互動。在那之後,我開始思考如何跨越自然書寫較依附於資料與非虛構經驗的特質,畢竟人類文明無論是哪一個環節(包括虛構能力與想像力)都和自然環境及我們自身的生物本質脫離不了關係。」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